林展開寄給妻子妙椒的批信。
印有雛菊瑞草的批封。
從古至今,春節(jié)期間總有許多人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而無法與家人團聚。在春節(jié)這個特殊的節(jié)點,旅居海外的潮籍華僑身在異鄉(xiāng),只能通過聯(lián)系家鄉(xiāng)親朋好友的僑批,以特有的年俗方式向他們送上濃濃的節(jié)日祝福與問候。
一到年關(guān),旅居海外的潮籍華僑在寄批信回鄉(xiāng)時,通常會一改往常使用淡褐色的信箋和批封,而是選用“恭賀新春”蘊意的紅色信箋、紅色封皮。為迎合寄批者的需要,批局會適時地印制一些用紅色紙做信封,正面印有吉祥字樣、“仁壽”“鶴書”等祝賀用語或祥瑞花草圖案的批封,免費提供給寄批者使用,以增添吉祥喜慶的新年氛圍。在20世紀20年代從新加坡寄往潮安的一封僑批中,就使用了印制有象征吉祥如意、祥瑞喜慶的雛菊瑞草圖案的紅色批封。
春節(jié)是個喜慶隆重的節(jié)日,人們期盼新的一年有好彩頭,祝愿去歲圓滿、新年紅紅火火,祈求財源滾滾、心想事成。過年期間,人們都要說吉祥話,不說不吉利的話。旅居海外的潮籍華僑獨處異鄉(xiāng),未能與親人團聚,只能通過家批對家鄉(xiāng)親人致以節(jié)日的問候和新春的祝福。1972年1月25日,泰國黃璋發(fā)寄潮安秋溪都陳賢進姻兄的批信中就說道:“茲值新春于(伊)始,萬象更新,恭祝闔宅平安為祝?!庇械膭t是專門附帶一封祝福親人新年萬事吉祥如意的批信。
潮汕人過春節(jié)有送壓歲錢的習俗,俗稱“壓腰”。每年春節(jié)到來之際,旅居海外的潮籍華僑只要有經(jīng)濟能力,有的甚至是借錢或賒賬,多有專寄一批壓歲錢給長幼親人分發(fā),對長輩表示敬意,祝愿健康長壽;給兒孫輩則是希望他們能健康成長、聰明伶俐……他們對于壓歲錢的分配,僑批當中無一例外地都會詳細寫明所寄批款以及贈送壓歲錢的具體人、具體數(shù)目。一般是按親疏厚薄來分配僑批款,從血統(tǒng)親屬到姻親系列,以至鄉(xiāng)鄰朋友。旅居馬來西亞麻坡華僑鄭裕潮在寫于1961年1月20日的致母親的批信中這樣寫道:“茲郵上港幣一百八十元請分送與下列親戚作為腰金:全盛兄港幣叁拾元;有松叔港幣叁拾元;三姨母港幣叁拾元;姑母港幣拾元;作木老嬸港幣肆元;芳駿叔港幣肆元;二嬡嬸港幣肆元;另外六十八元請大人收為家用?!庇械穆镁雍M獾某奔A僑,因為手頭緊缺無法多寄批銀回鄉(xiāng)給親朋好友“壓腰”,內(nèi)心覺得愧對他們但又無能為力,只好在僑批末尾補上“腰金無多,代為道歉也”的自責語。也有的潮籍華僑在春節(jié)前因沒有錢無法寄壓歲錢給外甥們,等到過年后仍然進行了補寄。1956年2月17日旅居寮國(現(xiàn)老撾)華僑林炳林寄僑批給胞妹貞蘭,信中就提到“茲寄上香港幣伍拾元,計交母親拾元,拾元分與各賢甥兒女,聊補作年關(guān)之果資?!?/p>
祖先信仰是家族社會的精神核心,旅居海外的潮籍華僑認為自己身上始終流淌著祖先的血液,不管身在何處,血濃于水的情懷永遠不能割舍;對祖先的祭拜,就是盡禮盡孝,不忘與追思先人的養(yǎng)育之恩,并祈求得到祖先的保佑、賜福,一年里順利吉祥。由于長年在外未能回鄉(xiāng)祭拜祖先,在春節(jié)來臨之際,他們經(jīng)常會寄回家鄉(xiāng)一筆錢,指定為祭拜祖先的費用。新加坡華僑黃阿清在1981年十二月初寄給錫睦二嬸、崇賢五叔100元叻幣,并寫道:“茲屆歲聿云暮、新春將至,謹奉上叻幣壹佰元,作為過年拜祖之敬,拜后之物諸人均分。”
在潮汕傳統(tǒng)習俗中,過年穿新衣是節(jié)日喜慶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多姿多彩的新年新衣,能把節(jié)日的氣氛烘托得更加濃烈、更加美好,也蘊含送舊迎新之意。許多旅居海外的潮籍華僑會專門寄來布料或?qū)?罱o親朋好友用于穿新衣之用。林展開在民國卅七年(1948)元月初四寫批信給妻子妙椒:“廿九日接到東鳳阿姆來信及長頌之信,內(nèi)中言及吾所寄大孫丈各物經(jīng)全收到,唯被憲關(guān)取去呢布一包或二包全無尚不知,其實使余及汝母兩人聽之不勝痛惜,二包布并吾嬸之羽褲,共計叻銀著七八拾元之度,又是次送大孫丈順風銀捌元,若是完全損失,豈不惜哉,況又您等正月頭,又無布可做衣,豈不氣也?!庇捎诋敃r政府腐敗成風,林展開寄來的布料和羽褲被憲關(guān)扣押拿走,損失多達七八十元叻幣,令他心痛不已??紤]到潮汕過年有穿新衣的風俗,能夠為家人在新的一年帶來瑞氣。故而他在這封批信中又吩咐妻子說:“或者可叫大孫丈去憲關(guān)納稅取回否?若干銀錢無要緊?!庇纱丝闯?,林展開寧愿多花點錢,也想讓家人過年穿上新衣,在新的一年給家中帶來好運氣。
透過潮汕僑批里那些年俗背后的感人故事,體現(xiàn)的是旅居海外的潮籍華僑艱苦拼搏的良苦用心,反映的是他們始終心系家人和對家人良好祝愿的情懷,蘊含的是他們對家鄉(xiāng)故土深入骨髓的責任感和擔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