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寧洪陽的“行頭橋”風俗。
普寧古鎮(zhèn)洪陽流傳的元宵夜“行頭橋”的習俗與揭陽榕城大同小異?!邦^橋”--即太平橋,位于洪陽老縣衙前的保城帝君廟前面的城內(nèi)和上,大約建于四百多年前。拱形小巧的石橋兩端各有五級石階,橋面由七板約六米多長的石板組成,橋?qū)捈s三米,兩側(cè)欄桿兩端均有兩頭石獅。小小石橋,雖不雄偉壯觀,可是小巧精致,歷史悠久,因此十五夜“行頭橋”已成當?shù)厝藗兊膽T例,而且是元宵佳節(jié)必不可少的一個活動項目。
洪陽的“行頭橋”不像榕城的“行彩橋”有三個回合,它只是在元宵夜進行。在元宵這一天晚上,人們?nèi)宄扇?男女老少先后走過彩橋。意在圖個好兆頭:行過太平橋,一年里便平平安安。后生仔祈望日后娶賢妻;姑娘祈望嫁個好夫婿;婦女祈望產(chǎn)男孩;老者則祈求健康長壽;小孩子則祈求長大成人。這天夜里,人們從四面八方涌來,無論從哪個方向走來,都必須走過太平橋,而且過橋時切不可回頭,因為“回頭不吉利”。過橋的人們還有摸石獅的習俗。正在讀書的小孩摸石獅鼻,謂“摸獅鼻,寫雅字”;少女喜摸獅頭,謂“摸獅頭,事事賢”;未婚的小伙子喜摸獅肚,謂“摸獅肚,娶雅嬤”;而已懷孕的婦女則喜摸獅耳,說是“摸獅耳,生阿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