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牛母池山墓記石刻 在廣太鎮(zhèn)交南村牛母池山山腰粒狀花崗巖石上,正面刻成一平面方框,框面豎長85厘米、橫寬60厘米,上刻:宋嘉定三年庚午 貳月壬午日丙時 葬頓丘氏于金坑 縣君堂名山謹記。楷書(宋體)豎寫,4行28個字,石刻后面已發(fā)現(xiàn)磚石結(jié)構(gòu)宋墓1座。 二、“朝陽石”石刻 南徑鎮(zhèn)青洋山村東有一巨石上鐫刻“朝陽”二個大字,有署“元至正戊子劉南海書 明天啟丁卯楊紫臺修”。 三、“白云出岫”石刻 在廣太鎮(zhèn)交南村“油料窟”處有一巨石,上頭橫排刻“白云出岫”四個大字(行書),其下,中有林日光豎寫詩刻、旁有知縣吳紹賢聯(lián)。詩云:天色晴無際,升高興浩然。虛空通野氕,小溪入山煙。鳥語松竹外,人家泉石間。端坐思狄老,獨望白云鄉(xiāng),聯(lián)云:寂寂平林木落烏啼玄扃杳 峨峨高峰水繞山回白云深。 四、《馬嘶巖記》碑 碑在馬嘶巖,花崗巖石料,長方形,高165厘米、寬65厘米、厚9.50厘米。內(nèi)刻乾隆十年(1745)普寧知縣蕭麟趾撰并書的《馬嘶巖記》。碑記內(nèi)容提出質(zhì)疑,懷疑韓愈是否來過此地:昌黎諫佛骨。及其刺潮而與僧大顛善,且留衣焉,是必有過人者。潮之緇流,每自詡大顛支派。凡林泉巖谷勝處,輒指為當日卓錫初址,皆假托之說也?!箢嵙鍍?,四大皆空,方且絕人離世,甘心寂 五、鄭大進碑文碑 位于廣太鎮(zhèn)多年埔村南山坡,鄭大進墓兩排石雕塑前面,各有一通大石碑,東為“欽賜祭文”碑,西為“御賜碑文”碑,兩碑各由一大石龜馱著,還建了石結(jié)構(gòu)碑亭。碑高約2米,寬約l米,四周陽刻花邊圖案。碑文陰刻楷書,乾隆皇帝御賜“太子少傅原任直隸總督鄭大進碑文”,使用漢、滿兩種文字,系乾隆四十九年(1784)立?!凹牢摹迸c“碑文”行文不同,而內(nèi)容相近,主要都是褒揚鄭大進的宦跡政績。 六、云落圩石碑 在云落鎮(zhèn)云落老圩有一長方形石碑,道光十三年(1833)刻,文曰:“本署府正堂潘渝:不可抗糧,切勿械斗,世世子孫,百年長壽。道光十三年六月二十八日立,云落圩石碑?!?nbsp; 七、普寧縣抗戰(zhàn)殉難軍民紀念碑 1947年立于洪陽鎮(zhèn)南門外“半灰路”(洪陽至棉湖)公路邊。有碑座,碑石為花崗巖,豎式長方體,長90厘米、寬60厘米、厚18厘米。銘刻碑文,題為“普寧縣抗戰(zhàn)殉難軍民紀念碑”,文曰“甲申冬,矮寇犯境,縣忠義軍民,奮起抵御。里湖、大壩諸役,大隊長翁啟東、中隊長周寄生等暨士兵民眾45人殉焉!勝利后,邑人感其死事之悲慨,因建碑以彰忠烈?!蹦┦鹂h長周英耀撰并書。隸書。文中“甲申”指1944年。此碑現(xiàn)不在原處,但仍保存在洪陽鎮(zhèn)內(nè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