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大眾直觀了解輻射劑量大小,國際上通常用“香蕉等效劑量”來描述輻射量,也就是用等同于吃了多少根香蕉來衡量所受到的輻射量。
吃20根香蕉等于坐了一個小時飛機,也等于抽了半根煙,1000根香蕉等于做了一次X片檢查。
一年日常生活受到的輻射≈2.4萬根香蕉等效劑量。
胸部CT掃描是7萬根香蕉等效劑量。
核電站對周邊環(huán)境的最大允許輻射暴露是每年2500根香蕉等效劑量,致死劑量是3500萬根香蕉等效劑量,也就是說需要吃3500萬根香蕉。
另外抽煙是需要格外注意的,煙草中含有釙-210、鉛-210等放射性元素。
過安檢時,建議將隨身攜帶的包放入安檢機后,不要用手穿過安檢機兩邊的鉛簾去拿包,畢竟這層鉛簾是阻擋X光射線的(拿了也沒必要害怕,劑量很小很小的).
我們平時生活中遇到的,如電磁爐、電話電磁波都是非電離輻射,這類輻射能量并不足以使電子激發(fā),所以日常對人類是不會造成傷害。
有害的,是電離輻射,比如拍胸片的x線,做的CT,安檢的X線等,磁共振也沒輻射。
核輻射會以兩種方式對人類造成傷害。
一種是在人體外直接輻射,相當于一把外置的機關槍向人體突突,我們稱之為外照輻射。
另一種,是輻射源污染了空氣、食物和衣物等,通過呼吸、進食和與皮膚接觸進入到人體內(nèi)部,在人體內(nèi)突突,我們稱之為內(nèi)照輻射。
后者的危害較大。
在醫(yī)院,那些檢查有輻射?
輻射分為兩大類,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電離輻射是指能夠使物質(zhì)發(fā)生電離的高頻輻射,這種輻射會損傷DNA分子,因此有誘發(fā)癌癥的可能。非電離輻射是低頻輻射,沒有足夠的能量直接損傷DNA分子,因此還沒有這種輻射可以誘發(fā)癌癥的證據(jù)。
平常所說的輻射,一般指電離輻射。
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體檢是接觸電離輻射的主要機會。在體檢中,X光(例如胸片、拍個骨頭片子等)、計算機斷層成像(也就是平常說的CT)、核醫(yī)學試驗(PET、SPETCT、碘131治療、鍶90敷貼治療),各種放射治療,造影(DSA,CTA)等,屬于電離輻射,也就是說是對人體有害的。
MRI(磁共振)、超聲波(彩超)、心電圖屬于非電離輻射,相對來說是安全的。
如何防護?
減少照射時間,增加與輻射源的距離,進行屏蔽,禁止直接接觸輻射區(qū)物質(zhì)等,比如拍胸片CT的時候,對非照射部位,一些敏感的部位,用鉛衣進行遮擋。
吃加碘鹽可以防核輻射么?
在抗核輻射類的急救藥物中,碘化鉀等碘的化合物一直占有穩(wěn)固的一席之地。為了實現(xiàn)阻擋碘-131傷害的效果,成人需要每天服用130毫克的碘化鉀,相當于攝入了99毫克的碘。而根據(jù)我國加碘鹽的國標,食用鹽中的碘元素含量為20-30毫克/千克。換算一下,如果想實現(xiàn)減少核輻射,我們需要每天吃近10斤的加碘鹽。
中鹽集團回應“搶鹽”:我國對食鹽實行定點生產(chǎn)管理,我國食鹽來源主要分為三類:井礦鹽、湖鹽、海鹽。當前我國的食鹽產(chǎn)品結構占比為井礦鹽87%、海鹽10%、湖鹽3%,井礦鹽和湖鹽生產(chǎn)均不受日本核污染影響!